6月23日,彭博新能源財經在北京發布2021年《新能源汽車長期市場展望》報告認為,在“碳中和”背景下,新能源汽車電動化轉型加快,大型車企紛紛布局凈零排放。
23日,彭博新能源財經在北京發布2021年《新能源汽車長期市場展望》報告(以下簡稱報告)認為,在“碳中和”背景下,新能源汽車電動化轉型加快,大型車企紛紛布局凈零排放。
彭博新能源財經新能源汽車分析師米思易指出,2021年到2023年,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。從新能源汽車的細分市場來看,未來一段時間,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市場,新能源汽車將經歷一個快速增長階段,保有量占比從2020年的1%左右大幅提升到2040年的70%左右;相比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市場,中型和重型商用車市場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增幅較小,預計將從2020年的1%左右上漲到2040年的30%左右。
目前,不少國際大型車企已經將凈零排放設定為其長期發展的目標,并明確期限。其中,勞斯萊斯計劃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,戴姆勒、沃爾沃計劃在2035年-2040年實現這一目標,福特、本田、豐田、大眾等車企將目標設定在2050年。
實現凈零排放,需要評估整車制造、電池包生產、汽車使用以及回收等環節的碳排放,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報告顯示,經測算,目前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明顯低于燃油車。
報告建議,對于傳統燃油汽車,可適時推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,并設定燃油經濟性及尾氣碳排放標準;進一步推動政府用車及共享車輛電動化,同時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;設定城市低排放區,發展公共交通,鼓勵主動交通,支持自動駕駛和出行服務等。